|
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0-9-8 21:07:59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BurningFinger 于 2010-9-8 22:43 编辑 . z0 O; S' K: E4 g% K0 Z9 X6 S7 @
/ o z, A/ w4 G1 i% [3 k. T6 v
回复 24# 飞天小猫
; ?! @( s' G; I. ^ D回复 23# qinkuangan ; `: M1 j6 ? U2 t* g$ n- e! I
回复 22# 周周家的周扬帆 4 |& ^& x7 X& b- I( c
5 z/ i( P# z" r很多Pser对此胶雕法不理解,应楼上号召,我在这里小小的解一下(我的胶真的很菜,以后重设计雕好了会重发的,看完后就会觉得不简单了):
% \0 G7 N3 q& ] ?0 `7 f! e$ m" z1)冰裂纹起源:引自中国国学网: “图案和花纹,本来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生殖崇拜和图腾艺术。比如说,最基本的图案,就是鱼纹和蛙纹。鱼纹象征着男性生殖器,而蛙纹象征着女性生殖器。后来再加演变,则鱼纹变为直线或者几何形;而蛙纹则变为圆线或者拱形。以后所有的线或者几何图形,都由此演化而来。 ”
% j9 s6 ]$ ?+ n+ p3 o2)常见于瓷器,花窗等等,特点是纹路缺少规律性,破碎零乱,特别经不起观赏,所以要注意使用得当。
% i3 J& y( f: y6 j7 f \5 s3)一个设计完美的冰裂纹应该有丰富的线条变化,大家仔细看我的胶,没有一条线段截断三条以上的其他线段(有些地方貌似相连,其实因为角度关系和胶表面张力所致),也就是如果有一条线段和其他线段有5个以上(包括两头,中间不超过3点)交点,那就是设计的不够(很难的,一般好的设计出现上述情况的少)。
% `' n4 w, F( { {7 l" ^; h4)冰裂纹有几种境界,分为完全无规律(无序当中寻求抽象美,如我的笔胶,仅是最初级的),有规律而且面积分布合理,有规律、面积分布合理并且暗含图案(常见有梅花,菊等等)。在苏州生活的Pser可以去忠王府看看,那里许多的窗就属于第三种(一个真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参观古建筑是非常有趣的事哦)。
& f" P, W7 m4 H6 F) q5)我在这介绍的是最基本的,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冰裂纹从商代发展至今学问多多。下面比较高深的部分引自《幽梦影——第一百三十九卷冰裂纹小论》:“冰裂纹极雅,然宜细不宜肥。若以之作窗栏,殊不耐观也。冰裂纹须分大小,先作大冰裂,再于每大块之中作小冰裂,方佳(这句话非常重要!!除了线条的问题还要考虑美观,面积重复的形状要少!)。” 。本人尚肤浅,总之要研究的话还要下功夫。。。% ]! t- r% Z% b+ y4 Y1 b
2 h' n/ G7 L3 z1 Z5 y) ]9 Q
% h6 |3 w3 Q8 Z5 N
最后PS一句,这个胶不是随便设计雕出来的!设计过程漫长,请教过许多专业人士(我爸搞建筑设计的,也问过),雕胶过程很辛苦。这个冰裂纹胶远看不错,近看线条粗细有别(这才是重点),是没雕好(james的评价很对,他近看过我的笔后设计出此insert,令整笔协调很多),我会重雕的。但是冰裂纹本身绝不简单(比如雕胶时的张力问题,一言难尽,我以后发帖会谈心得的)!不是随便设计设计都可以搞定的!我只是学到点皮毛,所以有疑问或还搞不清楚的话还是去Google上查好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