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快点注册登录,一起玩更精彩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加入我们
x
这几天略有想法,发帖以记之,望抛砖引玉,若要喷,请轻喷。
. h! n2 B, `, W& y0 L1 e2 ?, O8 U; }( A" h4 O3 ^ d6 \
一切先从马克君(MARK/刘雨遥)的卓越达人开始讲+ O8 z* ?' q# o) W3 a5 E
. c: q; J- P/ L# L
马克参加卓越达人的比赛,毫无疑问是转笔在舞台表演的一次重大突破,若这次比赛是以宣传转笔为目的,我们成功了,海选晋级赛决赛,多次向外界宣传了转笔这一项活动。但是除了宣传,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将转笔带到舞台上来。& b. C! {* O+ `7 Y4 Z* C
- l# T' T/ D0 d' _) ~; ^
在我看来,转笔其独特之处是通过各种不同trick的衔接,表现手指与笔之间的配合,从而产生美感。翻看马克每场比赛的视频,我们发现目前转笔并不适合于舞台上表演。视频中拍摄角度和我们平常拍片的角度有很大出入,观众的视角是整个舞台,而笔和手仅仅占了很小部分。观众面对整个大舞台,若长时间集中关注你的手会产生疲劳。另一方面,由于距离的限制,观众只看到笔在上下旋转,很少关注手指的动作配合,这时候,做出sonic和pass其实在观众看来都是没太大区别。即使trick的衔接难度大招式丰富,观众也只是看到千篇一律的舞动,时间久了难免会厌倦。
6 J; l0 T2 F3 P, d: `$ N' X3 s# P" T' c8 S# D
再之前,落叶君的单人舞台表演也是一个大突破,大概记得落叶君单手转笔,双手转笔,后手抛接,高空抛接,弹腿回收(请允许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表演招式),这些招式都是十分具有舞台效果的。而这次的马克君总决赛,出动到多人配合空中抛接,千手观音转笔,同样具有舞台效果。
: \+ k' k4 K+ f2 Y8 j
3 J! i. U( u* W舞台效果是什么?私以为,不再着重于传统转笔近距离拍摄手和笔的动作配合,而是拓展放大到全身,因此在舞台上某些过于相似的招式可以忽略,以减少失误率,相反地,应该多使用一些轨迹很广的trick。在这里举例数个在舞台上同样适用的传统招式:handaround,inf系列,air系列,水蛇系列。本人不才,不能数出太多这类招式,这反映了同样的问题,传统转笔真的不适合舞台表演。
7 w' m! ]! T* z5 w5 H, K4 F& f* e9 V& l7 o ^4 L* s k9 b
为了把转笔搬上舞台,迫使我们去思考,去进化,去开创出新的模式。例如:' W: d0 {5 |% v- n7 g N
1.改出适合上舞台表演的笔,这种笔估计比较巨型,甚至乎可以可以淡化笔的概念,转鼓棍什么的,这样转起来的话效果比普通笔更明显。
e# D, ^! d- n% x/ B
" E9 ~2 r! s$ s4 g. z# J2.开发新的招式,像创造了handaround一样,我们可以思考下让笔在身体其他部位旋转的招式。2 i I% U9 i. @& C
2 M5 M% W0 u! Q: I' Z+ J" a3.加入其他辅助器材,我异想天开地认为,在笔的一段绕上缎带(自由体操变式么- -!)同样可以增加舞台效果,甚至是,放弃手指,用笔来转笔等等。
; `$ P+ t: {6 H6 A, L8 L5 c z% N6 `0 Y2 ?$ l9 x& ^% s, O& J/ e
4.没有做不到,只有想不到,我相信大家可以创造出更多。! W; H+ E0 @2 p- E3 M
0 }8 J/ y, }" I0 M( _
嗯,最后收尾一下,观看马克君比赛的时候,有一队花式篮球队引起我注意了,我很喜欢他们的表演,他们让我看到了篮球的另一面,篮球可以从球场玩到街头,为什么转笔不能从书桌搬上大舞台?!
) L' W' t2 ]) \1 j! C/ \
/ U5 c" ~0 n* }0 B感谢阅读鄙文 |
|